10.3969/j.issn.1009-4393.2009.20.024
下颌骨恶性造釉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对照
目的 探讨下颌骨恶性造釉细胞瘤CT表现,并与病理对比.方法 2003年9月至2008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恶性造釉细胞瘤7例,6例行CT平扫,其中2例行三维CT重组;1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CT表现并观察肿瘤组织学特点.结果 7例恶性造釉细胞瘤发生在下颌骨体部4例,体部和升支交界区3例.病变横断面最大径的平均值为49mm(34mm~61mm).7例恶性造釉细胞瘤均呈分叶状,破坏区边缘清楚,骨皮质破坏中断并有软组织肿块形成,其中5例(5/6)平扫时与肌肉相比呈等低混杂密度,1例(1/6) 呈较均匀等密度,1例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4/7)有不全骨性分隔,5例(5/7)牙根吸收.2例术后复发,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17个月.1例术后14个月后肺内转移.结论 恶性造釉细胞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诊断应结合病理学、临床表现综合考虑.
下颌骨、恶性造釉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
15
R73;R44
2009-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