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义务第一命题的调和式主张
康德认为只有出于义务而不出于任何偏好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这个“义务的第一命题”在当代遭到了来自德性伦理学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情感才能表达对人的关切,也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当代一些康德学者试图维护康德的主张,认为在康德那里并不排斥情感,情感或偏好可以融入康德的行动理论.帕顿、亨森、赫尔曼以及阿利森采取了不同的方案,或认为康德的论述更多地出于方法上的考虑,或构筑行动模型表明情感在有道德价值行动中的地位.这种解释方式可以被称为调和式主张.但是他们的解释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不仅不符合康德的原意,且本身也问题丛生.调和式主张的根本问题在于以经验性动机理论解释行动,而康德是在意志的规定根据上来确定行动的道德价值.
义务、道德价值、偏好、动机
B82-09(伦理学(道德哲学))
2018-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