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理论拥抱生活之时——读《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有感
@@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这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人们经常爱引用,这是为什么?因为理论一旦脱离生活,就会变得枯涩、坚硬,她似乎孤高冷傲地站在那里,冷冰冰地俯视着生活,而对人们没有任何益处.然而,当理论一旦回归生活、拥抱生活时,她就会立即变得温暖而亲切,其力量和作用也迅速彰显出来.这是我在读<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一书时的强烈感受.现在以该书的第二章,即秦汉部分为例,谈一点个人的体会.我们知道,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基本确立、成型的时期,在中国伦理发展史上其地位极为重要.作者在论述"三纲五常"这个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时,立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以丰富的史料分析了它的形成、内容、性质、影响等问题.就说孝吧,汉代特别重视
理论、脱离生活、中国传统道德、伦理道德体系、唯物史观、史料分析、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秦汉时期、基本原则、基本规范、回归生活、核心命题、黑格尔、发展史、变迁史、性质、问题、内容、汉代
I06;G63
2009-05-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