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1539.2007.06.008
梁漱溟的公德观与"乡村自治"构想的伦理困境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初步尝试,他清醒地意识到,"公德"观念的缺乏不仅对民众的精神状态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且阻碍着现代意义上的团体生活的发生.因此,他主张通过"乡村自治"的方式造就团体生活的必备品德,使农民在获得现代性物质利益的同时,养成关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素质,依靠公德的柔性力量推动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对传统道德力量的过度自信及趋利避害的考量,使他在维系团体生活的价值取向上终究未能摆脱向传统儒家伦理的回归.
公德、团体组织、乡村自治、伦理情谊
B82-09(伦理学(道德哲学))
2008-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