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开发与周边政治经济学——以内蒙古呼伦贝尔沿边开发及其对蒙俄开放为例
边疆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意义.传统的边疆发展研究更多关注边疆经济发展本身的意义,更多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边疆的资源禀赋和经济潜力,缺少有关边疆政治发展对边疆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事实上,边疆概念的本身就是政治权力建构起来的,决定边疆发展的关键是政治建制,而边疆的开发也是经略周边的重要依托.文章在构建周边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选择呼伦贝尔作为案例,检验中国的沿边开发战略及其效果,发现作为中国与蒙俄两国的边疆,呼伦贝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从根本上受当时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建制的主右.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呼伦贝尔未来的发展取决于政治建制的水平和形态,而该地区的开发及对蒙俄的开放也将拓展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
边疆发展、政治建制、沿边开发、周边外交
本文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地缘政治环境及地缘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6JZD027
2020-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3页
前插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