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涉的权利”到“保护的责任”——话语权视角下的西方人道主义干涉
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构建了“干涉的权利”和“保护的责任”两套人道干涉话语体系,不断加强理论辩护,强化人道干涉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对现行国际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文章依据“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平台—话语认同—干涉实践的基本逻辑,结合西方国家对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干涉行为,对西方人道干涉话语的构建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章认为,西方国家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本质上更多的是利益驱动下的话语建构而非基于真实的人道危机,其干涉不仅偏离了“捍卫人权”的根本目标,反而在多数情况下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人道危机.西方人道干涉话语构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扭转自身在人道干涉问题中的被动局面提供了契机.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应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塑造,以多元的话语主体构建高质量的话语内容,增强中国人道话语的认同度.同时,中国还应有效利用联合国这一权威话语平台,从人道干涉话语构建与干涉实践两个层面介入人道干涉国际规范的构建,提升国际话语权.
人道主义干涉、话语权、干涉的权利、保护的责任
D815.7;D51;D6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兰州大学项目
2014-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9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