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369/j.cnki.ddxj.2017.05.016
何妨教化寄高台——从黄梅戏《六尺巷》看戏曲对法治与德治的传播作用
戏曲艺术之所以被称为“高台教化”,正在于戏曲艺术兼具普及知识、推广伦理的用途.随着时代发展和宣传手段的不断变迁,戏曲的教化价值逐渐弱化,但不能忽略的是,戏曲对民间普及法律和道德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宣教作用.黄梅戏《六尺巷》是近年来新创作的剧目,故事取材于安徽桐城的历史典故.这部戏的看点是,缘起于修墙的矛盾得以解决,并不是通过司法诉讼,而是双方相互理解并各自退让三尺,彰显了邻里之间谦让、包容的传统美德.这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无讼与合和的价值观高度相符,对当下依法治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化、高台、黄梅戏、戏曲艺术、法治与德治、法律和道德、中国传统、依法治国、宣传手段、相互理解、司法诉讼、普及知识、历史典故、价值观、法律文化、传统美德、用途、桐城、时代、民间
TD2;S51
2017-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