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369/j.cnki.ddxj.2017.01.006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话剧《伏生》主题文化阐释
希腊神话中永生的西比尔具有预言世间一切的能力,但是西比尔因疏忽了向阿波罗索要永恒的青春而日渐憔悴,躯体几乎缩成空壳.神赐的超能力令西比尔求死不能,活着成为她生命最大的悲剧.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国家话剧院的话剧《伏生》,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作为人“想死而不能”的无奈.就此而言,伏生与西比尔处境极其相似.王晓鹰执导和孟冰编剧的话剧《伏生》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以其为深刻的主题文化意蕴与艺术审美张力,使受众不自觉地完成灵魂的洗礼与生命意义的叩问.秦时通晓儒学的伏生,面对始皇焚书坑儒,不惜牺牲亲人生命来保护《尚书》免于被焚.伏生被人们置于道德至高的塔尖,视为一个坚守文化传承使命的“英雄”.他的一生被使命所“绑架”而“身不由己”,实为处于王权与道统夹缝中的悲剧人物.
本文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秦腔的现代性与‘本土化’: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研究1912-1949”批准号16CB146和2015年陕西省社科课题:《秦腔的现代性确立——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研究1912-1949》立项号2015J067阶段性成果.
2017-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