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0820.2006.04.021
疾病隐喻与民初小说人文性的建构与衰落--民初哀情小说与黑幕小说新论
@@ 民国初年的小说一出现便显现出一种与晚清小说截然不同的面貌,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悲情充溢,文坛上"淫啼浪哭"之声不绝于耳.如果说晚清小说是政治元素占主导的时代,那么民初小说则是情感元素占主流的时代;晚清小说着重写国家的苦难和解救之法,民初小说则写个人情感的无奈.如果说20世纪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是"救亡"的话,那么晚清小说关注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救亡,而民初小说关注的是个人情感的救亡,因此民初写情小说风靡一时.而在写情小说中,哀情小说又占了最大的分量.我曾对民初最畅销的小说做过一个版数的统计,发现民初版数在8版以上的15部小说中,绝大部分都是哀情小说,仅此可见一斑.在民初众多的哀情小说中,疾病和死亡往往成为营造悲情的重要手段,才子以多病为美,多病多情成为时尚.
哀情小说、黑幕小说、人文性、疾病隐喻、民初小说
I2(中国文学)
2006-07-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