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午后》:一部文艺思想来源书——论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对《死在午后》文艺思想的实践
尽管海明威的非虚构作品《死在午后》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的文坛声誉迥然不同,二者在文艺思想上却有着潜在的关联性.《死在午后》是一部在斗牛叙事中蕴涵着丰富文艺思想的斗牛专著.其中的文艺思想直接预示着《丧钟为谁而鸣》的形成,可以看作是《丧钟为谁而鸣》文艺思想的来源书.本文从海明威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追求视角出发,将《死在午后》和《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过程视为一种一脉相承的创作实践,并从直面死亡的真实情感、"如何观看"的叙事焦点、相得益彰的文本结构以及异曲同工的人物刻画四个方面详细阐明后者是对前者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旨在揭示两部作品中长期被学术界忽视的关联性,为海明威文艺思想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海明威、《死在午后》、《丧钟为谁而鸣》、文艺思想、实践
44
I207.42;A849;D6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XWW007
2023-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