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冷血》:客体关系与无意识犯罪的想象

引用
面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底层阶级遭受的社会不公和经济压迫,杜鲁门·卡波特把《冷血》的叙述聚焦于无意识犯罪的心理机制.罪犯的"无意识之思"体现在梦境叙事、人物刻画和创伤童年叙事中,折射出罪犯无意识里对超我客体的恐惧、理想自我的嫉羡和过渡性客体的缺失.这三种客体关系根源于罪犯畸形的原生家庭和经济不公与阶级固化的美国社会.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分析卡波特的罪犯心理机制叙述,发现他的叙述呈现范式化,人物刻画矛盾重重,揭示了卡波特把《冷血》中的多人谋杀案定性为无动机犯罪仅仅是一种服务于其批判美国统治的想象.

杜鲁门·卡波特;《冷血》;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心理犯罪

42

2021-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1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当代外国文学

1001-1757

32-1087/I

42

2021,42(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