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语言、文化间:美国华裔西语作家萧锦荣访谈录
萧锦荣是一位以西班牙语写作的美国华裔作家.1950年,他出生在广东中山.1956年,举家移居至香港.两年后,他又与母亲一道远渡重洋,赴秘鲁和在异国他乡经营杂货店的父亲团聚,并在利马当地的一所中文学校读书.萧锦荣的大学时光是在圣马尔科斯大学度过的.他当时所学的专业是会计,但文学依旧是他的至爱.1985年,萧锦荣又告别了秘鲁,移居到夏威夷并且获得了美国国籍.迄今为止,他的虚构类作品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末程》(1985)、《天下第一剑》(1988),自传体小说《伊萨卡之旅》(2004),长篇小说《花园中的雕像》(2006)、《此生不易》(2007)以及《图与剑》(2015).其中尤以《末程》最为成功,不仅获得1986年最佳图书,还荣膺秘鲁80年代十大好书.作为一名在中国长大、在秘鲁接受教育、在美国工作的作家,萧锦荣会讲流利的广东话和西班牙语,而英语又是他的工作语言.他所置身的这种多重文化和语言的背景无疑使他本人成了一名典型的离散和跨国作家,但与此同时,又恰恰是这种多重文化和语言的背景使他陷入了”三重流亡”的困境.
39
2018-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