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重组:陕西玻璃厂”绝地逢生”
@@ 改制重组不能再拖了陕西玻璃厂是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额高息举债9000多万元建设的一家生产平板玻璃的中型国有企业,有职工1300多人,年产平板玻璃144万重箱.到2003年底,己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产品缺乏竞争力的背后,是生产工艺技术的落后,而工艺技术落后的背后是资金的短缺,资金短缺的背后是没有资金注入的机制.全额负债建厂,企业运营没有资本金,而后续国家再也没有给企业注资,技术落后又没有资金支持技术改造.尽管存在平板玻璃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但没有资金持续投入,工艺技术落后,成为企业衰落的两个”致命硬伤”.
改制重组、陕西、平板玻璃企业、工艺技术、资金支持、资金短缺、资不抵债、生存空间、生产、全额、企业运营、技术改造、国有企业、国家、资本金、元建设、竞争力、玻璃厂、职工、硬伤
F27;F83
2006-0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