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中的政府规制与善治:逻辑、机制与路径选择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中, 政府与民众是一对相互合作又相互博弈的行动者.政府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奉行”大事化小”的纯粹主义;民众则采取”小事大闹”的行动策略, 打破现有的秩序, 将意见和诉求输送到决策层.而在网络空间日益膨胀的当今, 这种治理逻辑同样被投射到虚拟的公共领域, 并衍生出被动机制、互动机制和联动机制这三种网络治理的机制.但是, 传统网络治理逻辑存在诸多弊端, 导致政府在治理机制的选择上存在时滞效应.因此, 政府要顺应治理现代化潮流, 重点关注网络空间治理的结构性主题, 进而在网络主权、价值追求、网络党建、网络安全以及网络吸纳等领域作出更好的路径选择, 建构出一套立体的网络规制和治理框架体系, 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实现政府的善治目标.
网络空间、政府治理、机制调适、结构主题、路径选择
D5(世界政治)
2018年度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科研及国内外学术交流项目”上海合作组织的网络安全治理与法律规制研究”18SHJD005
2018-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8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