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视阈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点思考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刻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只有注重实践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构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支撑保障体系,不断深化和提升实践育人功效,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
D5(世界政治)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09JD710012
2011-04-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