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5574.2021.01.006
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主义思潮概述
民国初年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形成了师复所谓的"孙逸仙、江亢虎之社会主义",第二阶段形成了本土的"师复主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不同于社会主义,而江亢虎和师复所鼓吹的"社会主义"均以个人主义为基石.三者均不能在理论上为各自所鼓吹的"社会主义"作出逻辑自洽的解释,由此成为论战爆发的根源.论争过程涉及社会主义流派史的知识,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及其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中国的进一步引进,从而为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民生主义、三无主义、师复主义、个人主义
D616;A849;D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大学自主创新项目
2021-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