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教材的编撰特点、教育机理及现代借鉴
我国古代教材兼具文化经典身份,其数量广博,内容涵量丰富,擅用诗性隐喻文体,文本编制遵循接受逻辑,从"内容涵量""文体风格"与"文本编排"三个层面建构了教材文本的教育机理,生成了"活性"知识形态,并以吟诵及体悟的学习方式扩展了教材价值,为提升新时代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有益启示:要培育建设作为文化载体的教材体系,增强本土化教育自觉;要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及素材选编范畴,推动教材由"薄"向"厚"转变;要回归"文以载道",持续构建促进个体理解的教材文本形态.
古代教材、教材文本、教育机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G256.1;K291;G641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YBA258
2023-03-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