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马克思生产观点的内涵与旨趣——从柄谷行人对《资本论》的误读谈起
就对资本主义的解释与批判而言,马克思哲学无疑构成了众多现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出发点,并且在根本上规划了反思乃至重建现代性的的最大论域.但是,伴随20世纪晚期至今的全球社会经济形态变化,例如信息产业和金融资本的崛起、实体经济的转移、发达国家劳动者待遇的改善以及消费社会的到来,西方学术界开始怀疑马克思思想对于当代社会问题的解释能力,而其中受到质疑最多的就包括马克思的生产观点.受到上述思潮的影响,一些后现代理论家如柄谷行人、鲍德里亚主张用交换视角取代生产视角,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并认为唯有如此才可能重新发现反抗资本逻辑、实现人类解放的契机.事实上,严格来说柄谷行人和鲍德里亚讨论的只是在通常的生产视角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事实,而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生产概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5ZDB002
2021-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35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