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4781.2017.05.010
违法建筑的私法地位之辨识——《物权法》第30条的解释论
违法建筑的私法地位,尤其是物权法地位是讨论违法建筑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基于《物权法》第30条而得出违法建筑仅有动产所有权、占有权,甚至无权利的认识在逻辑与价值上均有不妥;而试图通过扩大解释的方法将“违法建造”包含在“等事实行为”之中的论证思路亦难成立.就规范属性而言,应将《物权法》第30条视为具有概括条款性质的转介规范,其旨在形成与纷繁复杂之建筑管制规范的沟通.基于财产权保障和比例原则,我们不宜将建筑管制规范直接转换为所有权不发生的私法规范.相反,承认违法建筑的不动产所有权地位,在公法与私法上均具意义,故有必要正面肯定违法建筑的登记能力.
违法建筑、《物权法》第30条、转介规范、财产权保障、比例原则
31
D92;D91
2016年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地票交易试点的比较研究”16SFB3033的一项成果
2017-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9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