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4.03.016
早发性与晚发性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及预后分析
目的 比较早发性与晚发性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本研究通过SEER数据库收集了2010-2020年首次诊断为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确诊时年龄进行分组,分为早发性(确诊时年龄<50岁)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组(早发组,共155例)和晚发性(确诊时年龄≥50岁)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组(晚发组,共67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两组不同性别、种族、分化程度、T分期、术前CEA水平、周围神经浸润、肿瘤长径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晚发组相比,早发组的离婚、分居或丧偶(11.6%vs.27.4%)、淋巴结清扫数目1~11枚(19.4%vs.27.4%)、癌结节阴性(67.7%vs.76.1%)的患者比例更低,TNM Ⅲ期(76.1%vs.58.6%)、N2期(33.5%vs.18.1%)、淋巴结清扫数目>20枚(29.7%vs.19.9%)、淋巴结阳性(58.1%vs.45.4%)、接受化疗(93.5%vs.78.8%)、接受术前放疗(75.5%vs.56.1%)、接受全程系统治疗(41.3%vs.21.2%)的患者比例更高(P<0.05).两组最长随访时间为131个月,随访期间,早发组与晚发组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9.4%和45.5%,5年生存率分别为66.1%和57%.早发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1.885个月;晚发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6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78.348个月.Breslow检验(Wilcoxon检验)和Log-rank检验结果均提示早发组的生存率高于晚发组(P<0.05).对全组834例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晚发性(确诊时年龄≥50岁)、男性、不稳定的婚姻状态(离婚、分居或丧偶,未婚或未知)、N2期、周围神经浸润阳性、肿瘤长径>5 cm、未行化疗、行术前+术后放疗和行术前系统治疗是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155例早发性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或未知婚姻状态和周围神经浸润阳性是早发性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发性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不良预后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更高,比如早发性患者的Ⅲ期、淋巴结阳性比例更高,而癌结节阴性比例更低.然而,其长期或短期生存结局均优于晚发性进展期直肠黏液腺癌,这可能和手术中充分清扫了淋巴结和接受化疗有关.
直肠黏液腺癌、早发性、晚发性、SEER数据库、生存分析
30
R735.3(肿瘤学)
合肥市第七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24-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35-34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