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域下诗学通感隐喻的哲学基础及审美特征
象征主义认为客观世界不是无生命的对象.它特别关注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融合.通感隐喻被象征派诗人发挥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成为其语言风格的标志.象征主义对通感隐喻为何如此青睐?本文运用文学批评和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分析象征派诗歌中通感隐喻的认知机制、哲学基础及审美特征,阐释其中的缘由.
通感隐喻、象征派诗歌、哲学基础、审美特征
H030(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2012-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