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激励机制对投资管理人的激励约束效应研究——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角度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管理地位已经确立,那么就与其投资管理人形成了一个委托-代理关系.根据博弈论可知,若企业家只是重视短期利益,不注重其自身的声誉,在短期内可能获得最大化利润,但从中长期看来却不能.建立有效的投资管理人声誉机制,则可以有效解决投资管理人个人收益函数与全国社保基金会的利益函数不一致性问题.在Meyer和Vickers所建立的声誉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声誉机制,建立了基金投资管理人声誉机制模型.阐述了其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激励投资管理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声誉机制的机理,提出了为更好地发挥该机制作用的几点建议.
声誉机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管理人、隐性激励机制
10
C913.7(社会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33040
2008-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