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3627.2019.03.019
船山知音石鼓山长李继圣
明末清初,衡阳书生王船山带着妻子,从零陵(今永州市零陵区)钧竹源,穿过洋泉(今常宁市洋泉镇)兴源的小祁源,来到洋泉西南村的西庄源.36岁的王船山,此时正处于学术研究的盛年.他在西庄源隐居三年教书授徒的同时,发奋著书立说,写下了《周易外传》《老子衍》《黄书》和众多诗篇.
有人说王船山最早的知音是康熙年间的刘献庭.但遍览史籍,刘献庭不过在衡阳待了十多天,他也不过是赞美船山先生“其所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明”,并说:“洞庭之南,天地之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耳.”王船山逝世于1692年.几年后,刘献庭也逝世了.王船山的儿子王敌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开始刻印《船山遗书》,十多年后始成.可以说,刘献庭根本没见到王船山的系统学说,只是耳闻船山之名和一些事迹,说了几句溢美之词,算不上是王船山真正的知音.
2019-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