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4646.2023.06.011
只此程耳又见之心——程耳导演访谈
时间:2023年2月26日
地点:程耳导演工作室
受访者:程耳(导演)
采访者:三去(电影研究者)
一、成长经历、艺术经历
三去(以下简称三):从短片《犯罪分子》,到长片《第三个人》《边境风云》《罗曼蒂克消亡史》《无名》,您都采用"犯罪+"的模式,请问您为何对此情有独钟?
程耳(以下简称程):与其说是犯罪,不如说是某种"出格".电影对道德审判有滞后或延期的过程,这可能是所有创作共通的特性.我们在电影中的道德判断不像生活中那样及时,主角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这样的模式还是试图让人物基于更复杂的选择中.当时没有刻意地一定要写犯罪,也算是某种巧合,但分析起来可能有它的复杂性.电影提供了一种可能,我们创作者和观众有更多的时间厘清每一个人物.这种"滞后"带来某种宏观看待事件的可能.
2023-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