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4646.2021.07.016
乡愁与投射:从地理电影到地质电影
乡愁与投射,几乎构成了电影创作里抒情的源发地、原生性的感知结构.这些年,被冠名为藏地、杭州、香港、山西、内蒙古、贵州等地域/地理志标签的电影越来越多.本文试图以三部"杭州新浪潮"电影透视这一现象,从对创作者思维的本地论述出发,谈论虚无主义下的栖居,阐释"乡愁与投射"这一语言装置下的思维系统,在突破对语言装置系统的尝试中寻找电影语言解放的可能.在人类世和赛博格世代的叙述里,尤其在新冠疫情与数字化愈加深刻改变当下的时刻,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乡愁"这一地理志电影概念,启动地质本体论意义上的电影,重新看待"投射"心理,以新的媒介框架创作大地故事,开启新的电影语法.
思维本地、乡愁、投射、栖居、语言装置、地本权力、大地故事
J90;TP391.41;G206
2021-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