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4646.2021.04.019
从街道到电影宫——克拉考尔早期电影理论中的城市空间(1918-1933)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以电影理论家的身份受到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家"这一标签,往往将他禁锢于经典电影理论的教科书中.事实上,早期克拉考尔作为一位集中研究"现代性"议题的文化学者,一直将城市空间当作其重点关注对象,并且于魏玛德国时期(1918—1933),发表了诸多关于城市空间的论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和遗忘.另外,作为魏玛德国首屈一指的影评人,克拉考尔早期在《法兰克福报》发表了一千余篇与电影相关的文章,对现代城市与电影空间的形而上思索也成为他后期"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起点.因此,本文试图以克拉考尔早期电影理论中的核心对象——"街道"和"电影宫"——为切入点,剖析其电影城市话语及其现代性内涵.
2021-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