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盘丝洞》:中国20年代电影与传统印刷媒介的互动
上海在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中,承担了民族革命和文化兼容这样一个双重阵地的重要位置.电影这种新玩意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传播,自然是适应了外来混杂人口和本土新兴市民阶层共同组成的多元文化环境,很快就成为都市人们最时髦的娱乐方式之一,电影院与戏院、咖啡馆、舞厅、百货公司一起构成新的都市文化空间.观众沉迷于光怪陆离的影像世界之余,也被电影明星的神态仪表、时尚穿着、异域风情所吸引,陷入某种消费热潮,尤其是随着西方电影源源不断涌入上海,早期知识分子敏锐地意识到电影对城市文化的影响.随后,中国影戏研究社的《阎瑞生》、上海影戏公司的《海誓》和新亚影片公司的《红粉骷髅》相继出品公映,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正式起步了.20年代传统印刷媒介的迅速发展对电影的推广和接受提供了有利的传播空间,电影与纸质媒介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影片宣传和报刊发售获得双赢局面.
2015-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