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4646.2006.03.008
重读吴贻弓:一种诗化电影的历史际遇与现实困境
影片<巴山夜雨>与<城南旧事>所表现出的独特诗化风格,标志着吴贻弓在回归中国文学诗骚传统的过程中,自发地完成了一种新兴电影美学形态的建构.这种被批评界称为"散文电影"的新电影形态,在80年代初的社会语境中,不仅以舒缓而柔性的情感宣泄迎合了拨乱反正的时代心理需求,并且,也以一种对现实政治的强烈认同,参与到了新时期政治秩序重建的历史进程.进入90年代,尽管诗意电影因遭遇全球文化的挑战而渐显示微,但它依然为历史标明了一种民族电影所能达到的美学高度.
吴贻弓、诗化策略、传统诗学、感性的人道主义、温情政治
J905.2;D921;B25
2006-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