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8277.2020.04.005
探讨清华大学本科生解读人文经典之取向——以"《红楼梦》导读"课程为例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公共课重点任务之一,对以理工学科为主的大学尤其重要.除了在专业课导入人文思维外,更可经由人文经典公共课程引导学生反思探索,培养具备共感能力的文理兼备人才.本文以清华大学2019年春季班"《红楼梦》导读"讨论课为考察对象,学生根据"演说荣国府" "宝黛初见" "刘姥姥进贾府""元妃省亲""黛玉葬花""宝黛诉肺腑""宝玉挨打"七个议题排序分组,初选名单中"宝黛初见""演说荣国府""宝玉挨打"三个议题反映出爱情议题炙手可热、世情议题不感兴趣、亲情议题讨论热烈等特殊现象,进而从议题的选择倾向与解读视角分析学生面对传统经典的价值取向,同时结合议题难易、授课模式、考核组成、学习动机等因素双向剖析,总结学生的选题动因.
红楼梦、选题倾向性、情节解读、价值取向
2021-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