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早期脂批的阐释学意义——以阐释旨趣为中心
就阐释旨趣而言,早期脂批着眼于“文”与“意”的关系,提出“文虽浅近,其意则深”乃“一部书之总批”,强调作者的目的在于“意”,因此,阐释者应关注作者深层之“寓意”,而非表浅之“文”(语言与故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脂批高度肯定了《红楼梦》文本之“小说”性质,而非拘泥于事实之真假,明确称《红楼梦》为“真小说”、为“集小说之大成者”,这一点对后来的“自传说”具有釜底抽薪的否定作用;另一方面,脂批承认《红楼梦》有许多现实素材来源,但是,又建议读者不必追究隐寓在作品中的素材、本事,而应该将作品当作娱心悦目的审美作品来看待,这一观点对至今犹时有所见的“索隐”红学亦属当头棒喝.
红楼梦、脂批、阐释学、阐释旨趣
TP3;S51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15JDWYA002
2016-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