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胸部CT磨玻璃影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分析、对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不同时期胸部CT磨玻璃影的表现,探讨其对于COVID-19 患者分期诊断、疾病管理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整理内蒙古自治区66 例本土性和64例境外输入性COVID-19 确诊病例的胸部CT图像,分析、对比早期和恢复期磨玻璃影及其伴随征象的影像特征.结果:77.3%本土组COVID-19 患者(51 例)在疾病早期具有磨玻璃影表现,63.7%本土组COVID-19患者(42 例)在恢复期也具有磨玻璃影表现.不同时期的磨玻璃影及其伴随征象具有显著差异,早期磨玻璃影的平均CT值(-329.14±143.66)HU明显高于恢复期磨玻璃影(-616.71±89.82)HU.与恢复期磨玻璃影相比,多数早期磨玻璃影边缘清晰(43例,84.31%vs.5例,11.90%)、多伴随铺路石征(32例,62.75%vs.8例,19.05%);血管增粗(33例,64.71%vs.4例,9.52%)和支气管充气征(19 例,37.25%vs.4 例,9.52%).恢复期较早期更多伴随条索的形成(35 例,83.33%vs.8 例,15.69%).伴随小叶间隔增厚的征象在不同时期组中无显著差异(早期7 例,13.72%vs.恢复期2 例,4.76%).境外输入组与本土组结果相一致,早期组磨玻璃影更多表现为边缘清晰,恢复期组磨玻璃影密度更低并更多伴随条索的形成,早期组较恢复期组更多伴随铺路石征、血管增粗、支气管充气征.本土组和境外输入组病例进展期均较早期更多出现实变和条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OVID-19恢复期较早期磨玻璃影密度较低,边缘不清,较少伴随铺路石征、血管增粗、支气管充气征等征象,但是更多伴有条索形成.该特征对COVID-19病程判定和疾病管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计算机断层扫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程、磨玻璃影
32
R814(放射医学)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201015
2023-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3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