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3/j.1004-4140.2018.27.01.11
MRI技术诊断脑缺血灶及对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评估效果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诊断脑缺血灶、脑萎缩合并缺血灶中的应用及对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风险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体检人员40例为A组,收治的缺血灶患者40例为B组,脑萎缩合并缺血灶患者40例为C组,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40例为D组,应用MRI评估各组患者MRI图像的差异.结果:C组研究对象的颈内动脉:舒张期流速(ICA:PDV)、R-ICA:MF显著低于A组及B组,ICA:收缩期流速(PSV)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组研究对象的L-IJV:PDV指标显著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研究对象的MRI厚度方面在眶额皮质(OFC)、后扣带回皮层(PCC)、左半球内嗅皮层(EC)及右半球PCC线性趋势等均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缺血灶和脑萎缩是脑组织病理改变不同阶段的结果,MRI诊断的准确度较高,并且脑萎缩合并缺血灶患者和AD患者MRI图像相似,提示脑缺血灶合并脑萎缩合并发生AD风险,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磁共振成像、脑缺血灶、阿尔茨海默氏症、风险评估
27
TR445
2018-0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