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048/j.issn.2095-5561.2019.01.22
大泡性角膜病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是由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所引起的一种角膜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异物感、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等,严重时可致眼盲.各种先天和后天性疾病均可导致BK的发生,包括先天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角膜内皮炎、青光眼、前部葡萄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眼外伤及手术创伤等.如果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患者可因无法耐受眼部剧烈疼痛而要求摘除眼球.BK的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1)缓解异物感、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2)恢复视力.目前,角膜移植术是治疗BK的主要方法,尤以角膜内皮移植术为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采取一些替代方法,如结膜瓣遮盖术、羊膜移植术、角膜前基质穿刺术、角膜胶原交联等.本研究就目前治疗BK的手术方法作一综述.
1角膜移植术
角膜移植是治疗BK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和角膜内皮移植术(endothelial keratoplasty,EK).1. 1 PKP PKP 是通过新鲜供体角膜全层( 植片)来替换受体病变角膜全层的方法.有研究表明,PKP 可治愈BK.但其缺点是需要长期的角膜缝合,存在缝线断裂、缝线脓肿、散光和切口裂开等术后并发症.
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内皮移植、角膜内皮
7
R772.2(眼科学)
2019-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