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048/j.issn.2095-5561.2016.03.02
膈肌移动度、浅快呼吸指数及氧合指数对撤机预测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ICU患者在自主呼吸试验(SBT)过程中,3种撤机参数在患者机械通气中撤机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4例行机械通气后需要撤机拔管的患者,在SBT 120 min通过后,给予拔管.患者年龄18 ~ 80岁,行机械通气时间>24 h.根据患者撤机后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每组各22例.SBT前,记录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SBT开始,患者取平卧位,分别于0、10、30 min记录右侧膈肌移动度(DE)、浅快呼吸指数(RSBI).SBT 30 min时,抽取动脉血气,记录PaO2/FiO2.结果 两组患者SBT间30 min与10 min右侧DE的变化值(△DE30-10)、SBT 30 min时RSBI及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DE30-10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当以0.175 cm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5%和86.4%.SBT 30 min时,RSBI预测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以44 bpm/L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和72.7%.SBT 30 min时,PaO2/FiO2预测撤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以203 mmHg为临界值时,其预测撤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和72.7%.结论 右侧△DE30-10、SBT 30 min时RSBI及PaO2/FiO2对撤机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右侧△DE30-10预测价值更高.
膈肌移动度、撤机预测、自主呼吸试验、浅快呼吸指数、氧合指数
4
R459.7(治疗学)
2016-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