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声音的三要素
一部香港的电视连续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弟弟为了帮哥哥制造谋杀案中的不在场证据,故意在一个嘲杂的环境下给他哥哥的熟人打电话。当然他是模仿他哥哥的语气语调的,但最后还是让警察找到了破绽,然后借助大学实验室里的仪器证明了打电话的是弟弟,从而抓到了凶手.那么为什么仪器能分辨某个声音到底是不是属于指定的那个人发出的呢?我们生活中听到的每个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不同的声音都有它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几点我们称之为声音的三要素:即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先说响度.响度即平常我们所讲的音量,它是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声音的大小.电视机遥控器的音量键就是改变声音响度的.响度主要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即振幅决定.具体关系是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强,我们听起来这个声音就越响,反之声源振幅越小,响度就越弱,声音听起来就越轻.这点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在桌子上放半杯水,先轻敲后重敲桌子。可以看到杯子里的水波先小后大.我们一般用分贝作单位来表示响度的大小.采取什么方法能改变声音的响度呢?
声音响度、解读、电视连续剧、大学实验室、打电话、不在场、谋杀案、振幅
TN949.7
2012-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