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22.19.019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PCAB)后发生心搏骤停(CA)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OPCAB治疗且在术后发生CA的患者25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OPCAB治疗未发生CA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性别相同,年龄±2岁).比较两组病例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OPCAB后发生CA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室壁运动障碍发生率、术前左心房直径(LA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均高于对照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Dd高[OR=1.141,95%CI(1.017,1.280),P=0.025]是OPCAB术后发生CA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高[OR=0.942,95%CI(0.890,0.998),P=0.043]是保护因素.结论 接受OPCAB患者应严格进行术前评估,对于低LVEF合并LVDd增加的患者更应重视术后监护管理,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降低CA的发生率.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心搏骤停、心脏功能、危险因素
51
R654.2(外科学各论)
2022-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33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