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22.10.016
动态监测PCT、CRP、NE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NE)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n=411),根据合并发热的情况,分为发热感染组(n=167)和未发热组(n=244),比较各组PCT、CRP、NE差异,分析发热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结果 化疗前,各组PCT、CRP、N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发热感染组PCT、CRP、NE均高于未发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感染组大肠杆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主要的病原种类,构成比分别为24.55%、20.36%、17.37%、12.57%,其中大肠杆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均在15%以上,明显高于其他病原种类构成比(P<0.05).PCT、CRP、NE预测患者感染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860、0.897.结论 动态监测PCT、CRP、NE可作为预测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缺期患者病原菌感染种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恶性肿瘤、粒缺期、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诊断价值
51
R730.53(肿瘤学)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课题项目2018SDKJ0404-3
2022-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696-1698,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