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8348.2022.06.006

sCD30在乙肝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引用
目的 探索可溶性CD30(sCD30)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中的表达及其在乙肝肝硬化急性失代偿(LC-AD)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感染科及消化内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的88例LC-AD患者作为LC-AD组,选取同期CHB患者29例及健康人群(HC)30例作为CHB组和HC组,检测入院当日sCD30水平,收集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90 d生存情况为主要观察结局.结果 LC-AD组入院当日sCD30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及HC组(P<0.05).88例LC-AD患者中,16例在住院期间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15例90 d内死亡.Child-Pugh C级LC-AD患者sCD30水平高于A、B级,死亡、感染、消化道出血患者高于存活、非感染、非出血患者(P<0.05).sCD30水平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降钙素原、国际标准化比值、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MELD)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sCD30是患者90 d死亡率的独立的预后因素(HR=1.150,95%CI:1.001~1.321,P=0.049).入院时sCD30水平预测患者90 d死亡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644~0.891,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sCD30高水平(≥22.79 ng/mL)患者90 d死亡率[47.8%(11/23)]高于低水平患者[6.2%(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D30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患者90 d死亡率的标志物.

可溶性CD30、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预后、生物标志物

51

R657.3(外科学各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1834

2022-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29-93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重庆医学

1671-8348

50-1097/R

51

2022,51(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