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8348.2020.14.010

PIC U脓毒症早期凝血功能及4种DIC诊断标准的临床价值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早期凝血功能及4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系统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出院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4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该院住院的脓毒症患儿入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24 h内的DIC实验室指标资料.分别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组间DIC实验室指标变化,并分析不同DIC诊断评分系统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及出院转归的关系.结果 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加重,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g)、抗凝血酶 Ⅲ(ATⅢ)逐渐降低,各组间F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74);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逐渐延长(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I)、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逐渐升高(P<0.05).随着脓毒症病情加重,DIC发生率均逐渐增加;国际血栓形成与止血学会(ISTH)、日本卫生福利部(JMHW)、中国DIC诊断评分系统(CDSS)诊断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儿DIC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本急诊医学会(JAAM)评分系统诊断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儿的DIC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TH、JAAM、JMHW、CDSS评分系统诊断DIC患儿的病死率分别为19.1% 、10.1% 、17.5% 、11.6%(P<0.05),约为非DIC患者病死率的3.9、1.6、4.0、2.2倍,4种评分系统诊断DIC患儿的病死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增加,DIC实验室指标水平均逐渐变差,4种DIC评分系统DIC的诊断发生率均逐渐增加,病死率增加.4种评分系统有利于评估脓毒症诱发DIC的预后,且JAAM或CDSS评分系统可能更有助于DIC的早期识别.

脓毒症、重症监护病房、儿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系统、早期诊断

49

R459.7(治疗学)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和支持项目[川人社办发2017919-2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芽基金

2020-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289-229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重庆医学

1671-8348

50-1097/R

49

2020,49(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