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16.22.036
急性中毒儿童血浆置换参数的选择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中毒儿童血浆置换(PE)参数的选择和安全性.方法 27例急性中毒儿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中毒后9~109 h给予PE治疗,记录血流速度(SBF)、置换速度(SEF)、血浆分离率(IF)、跨膜压(TMP)、静脉压(VP)及肝素用量(HPD);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PE前、PE后、PE后8h和PE后72 h监测凝血功能.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PE,有4例患儿PE后出现皮疹,给予盐酸异丙嗪和地塞米松治疗后皮疹逐渐消失.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均未遗留任何系统器官功能障碍和后遗症.SBF和SEF在75 min后略高于60 min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P在75 min后高于15 min前(P<0.05),VP在60 min后高于15 min前(P<0.05);HPD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P<0.01).PE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MAP、CVP、SpO2、HR和RR均持续稳定,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后PT、PT-INR、APTT和TT明显延长(P<0.01),FB明显降低(P<0.01),但PE后8h和72 h上述指标均恢复正常,与PE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中毒儿童,选用PE清除已进入血液和组织器官的毒素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儿童、中毒、治疗、血浆置换、参数、安全性
45
R720.5(儿科学)
2016-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124-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