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15.13.050
实践型Seminar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儿少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
Seminar教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柏林大学,是一种研究小组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是欧美大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个学科或科学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在Seminar中相互讨论[1-3].Seminar 教学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分析、提出问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因而,Seminar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文献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4-5].本文第一作者将其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学习到的Sem-inar教学模式及经验用于本校儿少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尝试将Seminar教学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即实践型Seminar教学,该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好评,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实践型、教学模式、构建、儿少卫生学、课程、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究、主动分析、知识、学习过程、文献阅读、探究意识、科学问题、教学效果、教学方式、交流方式、大学、被动接受
44
G424(教学理论)
2015-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863-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