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8348.2015.09.049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失败原因分析

引用
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及一些危重新生儿住院、禁食时间长,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和全胃肠外营养(T PN ),输注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如脂肪乳、蛋白等,可供穿刺的血管少而细,血管通透性高,输液易外渗,反复穿刺后损伤血管大,容易造成感染,延缓了液体进入体内,影响患儿后续治疗,甚至导致救治失败。与此同时,深静脉穿刺系有创操作,由于早产儿皮肤娇嫩,穿刺及护理相对复杂,同时容易导致心肺损伤,限制了其进一步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输液技术,适用于5d及以上的中、长期治疗和输入高渗性、刺激性的药物治疗,用于早产儿,可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其操作简便、安全,穿刺点远离身体重要脏器,避免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引起的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为长期静脉营养治疗保留血管通路。PICC一方面有力地避免了外周静脉输注时因药物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风险[1]。另一方面,与深静脉置管比较,PICC 创面小,护理简单,感染发生率低。PICC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外周和深静脉穿刺的问题,是一种理想的静脉留置方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 PICC由于为外周静脉置入,在一些情况下不易留置成功。PICC操作失败一方面给患儿造成痛苦和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新生儿救治带来了困难,是临床上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共有30例患儿操作失败,现将PICC留置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报道如下。

危重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深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营养治疗、血管通透性、反复穿刺、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操作失败、锁骨下静脉穿刺、早产儿、相关因素分析、输液、全胃肠外营养、临床、患儿、高渗性、严重并发症、深静脉置管

R473.78(护理学)

2015-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288-128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重庆医学

1671-8348

50-1097/R

2015,(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