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13.10.011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法的临床适用性比较
目的 比较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方法对IgA肾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各病理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该院IgA肾病患者282例,按牛津病理分类方法和Lee分级法分别对肾组织切片进行评分,比较两种病理分级方法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24 h尿蛋白定量(24-UPro)的相关性.针对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的4个病理指标分别进行评分,并分为M0组与M1组,E0组与E1组,S0组与S1组,T0组与T1/T2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年龄、血压、24-UPro、血尿酸、血肌酐、eGFR等临床资料.结果 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呈正相关性(P<0.001),两种方法与eGFR均有负相关关系(P<0.001),而与24-UPro均无相关性(P>0.05).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M0组与M1组,E0组与E1组,在年龄、血压、24-UPro、血尿酸、血肌酐、eGFR等临床指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组和T1/T2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高于S0组和T0组(P<0.05),而eGFR则低于S0组和T0组(P<0.001).结论 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肾组织学病变中,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为活动性病变,经治疗可逆转,而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则为慢性化指标,可提示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肾小球肾炎、IGA、牛津病理分类方法、Lee分级法
42
R69;R45
2013-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