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13.04.042
新生儿疼痛非药物干预镇痛法研究进展
@@ 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更新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或用这类组织损伤的词汇来描述的自觉症状;对于无交流能力的个体,绝不能否认其存在痛的体验,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疼痛的可能性.新生儿就属于这类"无交流能力的个体",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新生儿没有疼痛感觉.近年来,各种研究发现,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均能感觉到疼痛,其痛觉传导在解剖学和功能学方面均已完备[1].长期、反复的疼痛刺激给新生儿带来了各种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2],如痛觉过敏、血氧不足、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神经发育异常、行为改变、社交障碍、认知障碍等,可显著增加早产儿脑损伤的风险.但是患病新生儿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却不可避免承受长时间、反复的疼痛刺激,如足跟采血、动静脉穿刺置管、皮下和肌内注射、气管插管、安置胃管等.有研究指出[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患儿平均每天至少接受16次疼痛性操作,即便是健康新生儿,也面临着足跟采血进行代谢性疾病筛查、肌内注射维生素K、疫苗接种等有创性操作带来的疼痛刺激.
新生儿、非药物镇痛、进展
42
R72;R47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11-1-071
201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6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