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8348.2013.04.042

新生儿疼痛非药物干预镇痛法研究进展

引用
@@ 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更新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或用这类组织损伤的词汇来描述的自觉症状;对于无交流能力的个体,绝不能否认其存在痛的体验,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缓解疼痛的可能性.新生儿就属于这类"无交流能力的个体",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新生儿没有疼痛感觉.近年来,各种研究发现,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均能感觉到疼痛,其痛觉传导在解剖学和功能学方面均已完备[1].长期、反复的疼痛刺激给新生儿带来了各种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2],如痛觉过敏、血氧不足、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神经发育异常、行为改变、社交障碍、认知障碍等,可显著增加早产儿脑损伤的风险.但是患病新生儿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却不可避免承受长时间、反复的疼痛刺激,如足跟采血、动静脉穿刺置管、皮下和肌内注射、气管插管、安置胃管等.有研究指出[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患儿平均每天至少接受16次疼痛性操作,即便是健康新生儿,也面临着足跟采血进行代谢性疾病筛查、肌内注射维生素K、疫苗接种等有创性操作带来的疼痛刺激.

新生儿、非药物镇痛、进展

42

R72;R47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11-1-071

2013-03-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61-46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重庆医学

1671-8348

50-1097/R

42

2013,42(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