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09.22.034
不同能量X线全盆外照射对宫颈癌患者腹盆部皮肤萎缩和皮下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能量X线全盆外照射加252Cf中子腔内照射治疗宫颈癌对5年总体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特别是腹盆部皮肤萎缩、皮下组织纤维化等晚期放射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02年11月115例未曾接受过任何治疗的临床分期为Ⅱ~Ⅳ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6-MV或8-MV的X线全盆外照射加252Cf中子后装的治疗方式,其中使用6-MV加速器照射70例(6-MV组),使用8-MV加速器照射45例(8-MV组).宫旁A点总剂量29~49Gy(1次/周,7~11Gy /次,共进行3~4次,治疗间歇穿插全盆外照射).全盆外照射采用前后对穿野常规照射.对穿野照射20~36Gy后,盆腔野中央屏蔽挡铅4cm,继续照射至44~52Gy.全盆外照射及252Cf中子腔内照射后,如患者宫旁仍有肿瘤侵犯,宫旁小野补量8~12Gy.所有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观察所有患者的 5年总体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早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重点观察腹盆部皮肤萎缩和皮下组织纤维化等晚期放射反应及分级.结果 全部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2%(91/115)、82.6%(95/115),其中6-MV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7%(53/70)、77.1%(54/70),低于8-MV组[84.4%(38/45)、88.8%(40/4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大于G2级的晚期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为3.5%(4/115),其中6-MV组为4.3%(3/70),高于8-MV组[2.2%(1/4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G2级晚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6.96%(8/115),其中6-MV组为8.6%(6/70),高于8-MV组[4.4%(2/4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早期反应较重的主要是侵犯阴道下1/3的Ⅲ期患者,6-MV组稍重.皮肤晚期反应中,6-MV组 G2级皮下组织纤维化发生率为44.3%(31/70),明显高于8-MV组[6.7%(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片状萎缩等于G2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为35.6%(25/70),明显高于8-MV组[4.4%(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虽然6-MV和8-MV两组患者外照射后的5年总体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晚期放射性膀胱和直肠炎发生率均没有明显差别,但8-Mv组5年总体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均高于6-MV组,晚期放射性膀胱和直肠炎发生率低于6-MV组.特别是8-MV组患者腹盆部皮肤萎缩和皮下组织纤维化发生率明显低于6-MV组,所以盆腔外照射应使用8-MV以上的高能X线.
皮肤纤维化、外照射、宫颈癌、并发症
38
R737.33;R730.55(肿瘤学)
2010-01-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855-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