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02.06.052
肢体延长术影响骨愈合因素及促进骨愈合方法的研究
@@ 肢体延长术是1905年Codivilla提出的[1],经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儿科、创伤科、重建外科等领域治疗肢体不等长、矫身材、骨软骨发育不良、骨缺损、肢体畸形等疾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有几种主要的类型:(1)根据延长方法可分为:①一次性延长或立即快速延长.Codiivlla介绍的方法就是一次性延长.它是截骨后一次性将肢体延长到所需的长度,然后通过自体骨移植等方法使延长区达到骨性愈合.Wagner[1]在一次性延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提出了术后立即快速延长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长骨骨干皮质截骨立即牵伸延长,延长速度达1.5mm/d,延长结束后延长区要达到骨性愈合,也必须辅以骨移植.②缓慢牵伸延迟延长.Ilizarov首先提出这种方法,其要点是
肢体延长、骨愈合
31
R687(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