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01.04.063
654-2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相当高,严重危害小儿的生命及健康.一般常规治疗多选用抗生素、止泻药、助消化药等治疗,有时效果较差.自1996~2000年采用654-2辅助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本组病例仅是1999年1月~2000年12月的病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腹泻患儿30例,男18例,女12例,1~2岁14例,最小的5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最小的6个月.两组病例中粪便呈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大便,少数病例粪便带有粘液血,每日大便次数5~20次不等,大便常规检查多见脂肪球,少数有白细胞,部分病例可见少许脓细胞,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46例,占75%.两组病例中治疗组,发热体温在37.5~39.8℃之间的20例,呕吐10例,轻度脱水18例,中度、重度脱水12例.对照组体温在37.5~39.5℃之间的21例,呕吐12例,轻度脱水21例,中度、重度脱水9例,两组病例均在患病1~3d入院.
治疗方法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不禁食,发热者给予退热药,呕吐重者给止吐药,同时给微生态药物.静脉补液: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确定补液方案,适当选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之类以及抗病素养药物如病毒唑之类. 治疗组:一般治疗外用456-2 0.3~1mg/kg*次,进行足三里封闭,每日1~2次,连续1~3天.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治愈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即治疗组止泻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止泻天数.说明654-2在治疗小儿腹泻中起到一定的效果.
3 讨论
婴幼儿代谢旺盛,而胃肠功能较差,消化道常处于紧张状态,一旦受到饮食因素所致或受到病原菌侵袭,使肠壁痉挛,水肿及充血,防碍肠道的运转及吸收功能,产生腹泻.而腹泻病又是婴幼期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农村,由于生活环境及经济情况的限制,发生率相当高.
小儿腹泻病的发生机理是病原菌损伤肠粘膜,引起乳糖酶等双糖活性受损,导致肠道内纳糖的吸收障碍,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产生腹泻.多以感染为主,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
3.1 654-2有调整植物神经,扩张血管及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可改善肠道微循环,有利于肠道营养特,水盐吸收,减少肠粘膜渗出,抑制肠腺分泌,有利于大便次数减少,促进肠功能恢复.
3.2 对抗患儿腹泻时乙酰胆碱所致的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使肠蠕动减慢.
3.3 能改善胃肠微循环,使肾脏发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作用.
3.4 稳定肠绒毛溶解体,保护肠绒毛机能,调节免疫机能,促进肠道病变愈合.
从治疗组用药情况观察,654-2副作用小,仅少数患儿出现口干、面色潮红、心率增快、瞳孔略散大,均是暂时性的,多在1~3h内消退.
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治疗组、病例、对照组、肠道、重度脱水、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大便、常规治疗、止泻、吸收、胃肠、微循环、呕吐、抗生素、患儿、调节、肠粘膜
30
R725.7(儿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7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