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8348.2001.04.010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不同部位心肌纤维化程度的改变: 病理变化与心肌密度改变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室间隔、前壁、后壁及侧壁心肌纤维化的动态变化,以及心脏超声显像结合计算机分析检测心肌密度这一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应用病理及生化检查,检测SHR左室室间隔、前壁、后壁及侧壁心肌纤维化的病变程度;通过心脏超声显像并结合计算机分析,检测大鼠的心肌密度的变化.结果 14周时,代表心肌纤维化水平的参数羟脯氨酸浓度(HC)在SHR室间隔、前壁及后壁即已增高,以室间隔最为明显,而左室侧壁虽有增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24周时各部位均明显增加,但各部位之间的差异明显减少.在14周时,代表血管周围纤维化水平的参数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在左室各部位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24周时增高更为明显,但各部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代表间质纤维化水平的参数胶原容积分数(CVF)在14周时只有室间隔显著增高,其余各部位无明显变化;24周时各部位均有显著增高,但仍以室间隔增高最为明显.心肌灰度均值在14周时各部位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各部位之间比较,室间隔最高,侧壁最低,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别.24周时各部位均较14周显著增高,但各部位之间差别变小.在室间隔,灰度离散度在14及24周均未出现显著性改变,而其他部位则在14周时增高,24周时趋于正常.结论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心肌纤维化尤其是间质纤维化的变化程度是不均衡的,以室间隔程度最重,左室侧壁最轻;应用心脏超声显像并结合计算机分析测定心肌密度,可客观地反应心肌纤维化的程度.
高血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密度、心肌纤维化
30
R544.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