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35/j.issn.1008-5831.rw.2023.08.002
论宋代孔子地位变化
两宋时期是孔子地位跌荡起伏、重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历经唐末五代丧乱后,在宋初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儒家面临崩坏边缘,作为儒门先圣的孔子,其社会地位也伴随儒学地位的低落而跌落.与此同时,则是世俗认知中佛学及其人物地位的不断上升.南宋时,孔子地位持续跌落,后者地位远超前者.在宋代社会生活中,许多供奉孔子的建筑年久失修、祭拜孔子的仪式常年荒废,在书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孔子地位也受到道释人物形象的挑战,甚至有优伶以孔子为戏.无论是孔子的无形思想,还是孔子的有形塑像,都面临失去原有凭依与地位的困境.为重树孔子地位及儒学权威,宋代士大夫不懈努力,如王安石儒学创新高度和地位超迈先贤,可与孔孟比高低;二程发挥孔孟绝学创立"洛学",经后续传播演进,至南宋朱熹集大成,形成新的儒学即"理学"思想体系,其贡献等同孔子;宋儒也利用书院及州县学极力抬高孔子地位,同佛、道争夺生存空间.南宋理宗正式将"理学"升至官学正统地位,同时也热衷于佛教,此为儒佛认知转变之重要导向,许多士人也倾向于儒佛并重,三教并尊.此后,长期以来儒佛发展偏失的趋势发生重大变化,儒佛地位得以重新调整和建构,二者走向均衡发展趋势.孔子地位又有所上升,也再次为后世孔子及其学说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宋代、孔子地位、儒学、重塑
29
B222;K244;K245(先秦哲学(~前220年))
2023-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5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