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
股权结构反映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反映不同的投资者的股份在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反映所有者的权利、利益在企业中的分布.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会相应的不同,而公司治理模式则会影响公司治理绩效.除了股权结构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就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出发,简单分析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与基本假设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股权集中度.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两权分离在现代企业中出现,并随之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各自的利益不同,其所追求的经营目标也会不同,因此,为了自己的利益,企业股东必须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而当企业股权过度分散的时候,每个小股东由于监督成本与获得收益的不匹配,他们往往会抱着"搭便车"的想法不去监督经营者,这就导致对经营者的监督缺乏力度,从而产生较大的代理成本.相反,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会使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具有监督经营者的强烈动机,而且大股东在与经营者对峙中,会比小股东占有更加有利的地位.因此,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研究、经营者、现代企业、股权集中度、公司治理模式、监督、所有者、自身利益、代理成本、小股东、委托代理关系、大股东、专业化水平、所有权结构、研究设计、企业规模、企业股权
F276.6;F426.61;F224(企业经济)
2012-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20